偽健康食物|哈佛醫生點名8大偽健康食物 傷腸胃增心臟病風險 牛奶不宜多飲1種乳酪避食
廣告
一些看似健康的食品可能對腸道健康構成潛在威脅。哈佛出身的腸胃科醫生Saurabh Sethi博士列出一份「黑名單」,指不少被認為健康的食品其實是「偽健康」,可能引發腸道發炎及微生物失衡,強調回歸天然食材才是維持健康的關鍵。
哈佛大學出身的腸胃專科醫生Saurabh Sethi早前在社交平台分享一份「黑名單」,當中列出一些表面上健康,實則可能損害腸道健康的食品。Sethi警告,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下食用超加工食品、防腐劑或甜味劑,而這些成分可能對身體造成潛在傷害。
8大損害腸道「偽健康」食物
1.穀物棒
Sethi指,穀物棒基本上是偽裝成健康食品的糖果棒,充滿乳化劑、人造纖維和種子油。這些成分可能干擾消化,並破壞腸道微生物的平衡。他建議選擇堅果或塗上堅果醬的水果,因為堅果富含纖維、蛋白質和Omega-3脂肪酸,有助於降低多種疾病風險。
2.調味乳酪
Sethi強烈不建議食用調味乳酪,因為這些產品通常含有過量的添加糖和人工香料,遠超過天然食品中的含糖量。
3.早餐穀片
Sethi直言「加糖的穀片比甜點更差」。他建議選擇燕麥粥或加入莓果或奇亞籽的原味乳酪,這些食材富含抗氧化物,有助於對抗自由基。
4.無糖香口膠
無糖香口膠即使真的「無糖」但仍可含有山梨醇等人工甜味劑,可能引發脹氣、腹瀉和胃部不適。他建議用茴香籽代替香口膠,因為茴香籽有助消化並能清新口氣。
5.沙律醬
市面常見的沙律醬即使標榜健康,但仍經常含有致炎油脂或有添加糖。Sethi建議自製沙律醬,材料可以是橄欖油、檸檬、芥末與香草混合。
6.植物油
Sethi指精製的種子油如芥花油、大豆油或粟米油富含Omega-6脂肪酸,可能對心臟不利,建議用牛油果油、初榨橄欖油、印度奶油或椰子油來代替。
7.牛奶
Sethi建議減少牛奶攝取,因為乳糖可能引起消化不良。他建議改喝黑咖啡,或加入肉桂粉和杏仁奶。
8.泡麵
Sethi警告,即食泡麵含大量防腐劑,對腸道菌群不利。要快速製作簡單的速食,他建議在米粉及蔬菜上淋上高湯,味道不會與即食麵相差太遠。